劳动教育具体应该怎么落地?这些学校的做法值得学习
△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研学猫关注我哦~
来源:潍坊教育发布
编辑:韦幺白
2370字 | 6分钟阅读
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时指出,研学实践、劳动技能、职业体验等成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在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一年多的时间里,各地的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潍坊各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吧!
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
以劳动清单为载体
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以潍坊市教育局出台的《关于实施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以劳动清单为载体,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联动的劳动育人新模式。
一是科学制定劳动教育清单。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社区劳动三个层面确定各年级劳动内容。
二是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班内指导、家庭练习、校外实践”的路径落实清单内容,提高劳动技能。在每周一节的劳动教育课中,教师根据训练目标,教给学生劳动方法。在每周的劳动实践体验中,家校社及时做好评价和指导,重在劳动习惯养成。
三是开展劳动主题系列展示。每月设立一次主题劳动周开展劳动活动,如个人卫生、公益实践、校内服务等,在展示中分享成果、感受快乐。此外,学校还根据劳动主题成果展示,评选劳动实践小明星,童娃劳动优秀班级等,在学校公众号进行宣传,树立劳动榜样,深化劳动精神。
坊子区实验学校
劳动教育立体课程
一是以市小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劳动技能分层设计研究》为载体,分析小学各学科劳动育人点,挖掘学科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打造分层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二是日常教学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课程主体,采用按年段分层建立劳动清单,以日常劳动为平台,开展个人学校劳动,居家生活劳动,日常家务劳动,庭台农植生产劳动,居家手工创作劳动等知识教育。
三是知识类、方法类、技能类课程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劳动习惯培养类课程在全学科相应课时中开展;动手类、表现类、创新类课程与美术、科学、音乐等学科结合开展。
四是建立学校特色劳动实践基地,打造小博士种植园,进行劳动项目化管理。
五是合理设计研学课程,学中做,做中学。
六是利用一天劳动30分,每月一个劳动日,每学期一个劳动周(上半年五一,下半年元旦),每假期一个劳动项,建立四个一劳动实践课堂,打造全面完善课程体系。
坊子经济发展区中心小学
劳动教育做法和亮点
坊子经济发展区中心小学在市教育局和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学校“阳光”办学理念,深入挖掘校内外资源,紧紧围绕劳动育人目标,开发1-6年级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农场劳动、社会公益四个层面独具特色的“阳光劳动”课程体系,找到劳动教育特色发展的突破口。
本着给孩子多点场所就会多点实践体验的原则,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打造“2+N”个学农基地、“5+N”个学工劳动体验教室,将校内外资源结合使用,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为课程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学校采用教师选课、家长辅教、校外辅导员走教等方式,统筹安排周五下午集中授课,设计“阳光少年劳动清单月报表”记录学生日常家务劳动情况,打通了劳动教育在家庭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将学校劳动规范化,家务劳动日常化,社会劳动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学校劳动课程采取平时表现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劳动素养监测等多种评价方式,推行次评-月积-期兑模式,最终通过劳动争章兑换“校园币”的方式来实现激励性评价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和长远发展。
寿光市侯镇第二初级中学
“老把式”带“小把式”
为增强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学校依托当地丰富的“非遗传承”资源,打造校内实践基地,开发校园农场,开设“乡村田园”劳动课程,大力开展劳动教育。
一是成立“双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和以骨干老师领衔的劳育教学研究小组,科学规划,让劳育教学落实落地。
二是开发劳育课程。学校深挖本地特色资源,开发“绿萃”特色劳育课程:“非遗传承”课程,包括剪纸、土陶、面塑、草编等地方非遗传承课程;“亲农耕”田园课程,包括“五谷丰登”课程、“六畜兴旺”课程、“瓜果飘香”课程、“菜蔬满园”课程;其余还有“绿化美化”园艺课程,“内务整理”课程。
三是搭建活动平台。学校建设5个劳育功能室,4个校内劳育基地和2处校外实践基地。利用“五一劳动节”和“十月金秋节”开展大型校园劳动节活动。规定每天全员卫生值日劳动半小时,每周统一安排两节劳动课,每生周末在家劳动一小时。
四是完善评价机制。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教师承担劳动教育课工作量纳入成绩绩效,让教师劳有所获。把学生在劳动教育取得的成绩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提高师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昌邑市下营九年一贯制学校
发展陆海融合劳动教育
昌邑市下营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秉承“陆海融合”理念,多维融合,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一是创新家长学校模式,开通线上智慧家长课堂,线下家校互访活动,线上线下双引擎,多维融合促发展,建设家校育人课程超市,开发家庭教育主题课程。
二是利用行知苑、蔚蓝馆、浩源养殖场等校内外实践基地,从“劳动小达人、自然小农人、海洋小卫士”三个维度,进行陆海融合。成立了“巧手编织”“贝壳艺术制作”等8个海洋社团和“小小农场”“花卉培植班”等8个体验种植社团。举办“讲海洋故事”“学编织技巧”“展贝壳文化”“学农耕技术”等一系列活动。
课程的研发,让孩子们增长了劳动技能、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培树了劳动光荣的观念。学校的办学特色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盛赞。
THE END
往期精彩
1+X 职业技能培训 | 课程设计 | 标准认证服务
科学实践活动 | 论坛会议 | 云课堂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